K线代表着阴阳,盛极而衰、否极泰来,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规律。币圈同样如此,好的事情到了极致就会向坏的方向转化,反之,坏的事情到了极致也会向好的方向转化。这是万物的本源,阴阳博弈的结果,K线不是唯一,但要在币圈的市场生存下去,韭菜们就要结合实战,自我提高、打磨,提升自己。
K线基础
K线图也称蜡烛图,这种图表源处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,被当时日本米市的商人用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价格波动,后因其细腻独到的标画方式而被引入到资本市场。
K线是以每个分析周期的开盘价、最高价、最低价和收盘价绘制而成,K线的结构可分为上影线、下影线及中间实体三部分。
在数字货币市场,绿色代表阳性,红色代表阴线。通过K线图,我们能够把每一个分析周期的币市市况表现完全记录下来。币价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档后,在图上即形成一种特殊区域或形态,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意义。我们可以从这些形态的变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出来。一般来说,K线图形态可分为反转形态、整理形态及缺口和趋向线等。
K线的实战意义
在币圈做交易,K线图是最直观的分析工具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,这是K线图带给我们的思维方式,简单的K线提醒我们,无论币圈如何运行,都能从细节处发现蛛丝马迹。谁能更快、更准确地把握K线引出的线索,谁就能避免更多的损失,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。
可事实上,不同的人看K线,会产生不同的“看法”,因此同样一张K线图摆在众多投资者面前,便被“分析”出众多不同的结果。也正是这样的结果,才使得币圈的博弈更为激烈。有些时候做量化,或者做交易多了,又慢慢的发现,很多时候K线是会骗人的,是非典型的。于是每天都苦恼着,怎么会这样?不应该啊!理论上应该这样走那样走啊!逐渐开始怀疑K线,研究庄家,研究假突破等等等等。阴谋论充斥着整个沉淀阶段。有时候,也许是运气,偶然的几次逆势或臆想而做,抓到了几波,就仿佛自己真的找到了K线背后的真谛,以为自己真的掌握了市场的脉轮。但更多的时候,和上一个阶段一样,依然在量化后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。很多人,都是死在了这一个阶段上,原地踏步,踌躇不前。但当你真正迈过去之后,你会发现,无论你信或不信,K线就是那样运行。无论你做或不做,它就在那里。他不是神,也不是垃圾。他只是市场运行轨迹的见证,没有必要去神话他,也没有必要去蔑视他。
K线的解读已日趋复杂,因为随着投资群体的进步与投资资金的增长,市场上短期的K线往往被操控而存在“陷阱”。因此我们需要用相对性的原则和技术分析的手段来进行过滤,相对性的原则包括数量化的衡量标准和分析工作,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分析与操作成功的概率。 倘若没有了K线图,投资依旧是投资,路途仍然曲折,其他方法依旧可以使用。但在面对我们身处的投资现实时,K线的思考却不能忽略,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现实的投资起点之一。
很多人也坚信k线的前提是:市场永远是对的。所以,当看到某一个k线的形态的时候,因为市场总是对的,所以现在k线所反映出来的也将会是市场未来的走势。其实,我相信很多交易刚开始不久的人都会有一个疑问,为什么当市场有很完美的技术形态的时候,却常常事与愿违。这并不是技术本身错了,也不是运用的人的问题,只是往往我们只看到了"完美的"技术形态,我们只看到了我们认为是对的东西而已。
评论(0)